前言
2023年5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下称《行动》)。
针对各地和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从基础质量安全管理、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等维度提出了28项具体措施和5个专项行动,行动的落实将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建设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主要内容
《行动》主要内容包括3大方面:
一是加强基础质量安全管理,夯实结构质量。
二是强化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提高过程质量。
三是织密质量管理网络,完善工作机制。
以下为全文: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行动》全文)向下滑动了解更多
围绕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医院如何提升专科诊疗能力,《行动》也设立了专项行动,并特别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
创新诊治模式
《行动》在5个专项行动中,围绕如何加强基础质量安全管理,专门设立了专项“破壁”行动:聚焦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结合本地居民疾病谱和异地就医流向情况,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基础上优化要素配置和运行机制。到2025年末,在冠心病、脑卒中、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专病的诊疗模式和组织形式有创新性的突破。
完善质量管理工作机制
此外,在质量管理和工作机制上,当下很多医院难以达到《行动》要求的“以质为先”的绩效管理机制,但《行动》专门设立了专项“织网”行动:目标是在2025年末质控工作逐步覆盖住院、日间、门(急)诊等全诊疗人群。其中,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麻醉、重症、药事、院感、护理等专业质控中心实现地级市全覆盖,并延伸50%以上县域。
此外,在28项具体措施中,相关的有:
1. 提升急诊质量。医疗机构强化院前医疗急救与院内急诊的无缝衔接机制,畅通院前医疗急救与院内急诊信息,强化预检分诊,优化急诊就诊和绿色通道流程,完善急危重症患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多发性创伤、心脏骤停等急危重症患者的多学科协作救治机制,提升患者救治效果。
2. 重点加强四级手术、恶性肿瘤患者的随访管理,重点关注患者出院后发生并发症、非预期再入院治疗和不良转归等情况。具体任务为医疗机构根据不同疾病特点及诊疗规律,明确随访时间、频次、形式和内容等,安排专门人员进行随访并准确记录,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出院后连续、安全的延伸性医疗服务。
针对冠心病、脑卒中及各类肿瘤等大病,《行动》提出了大量具体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在《行动》要求的提升的诊疗能力、行为管理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肿瘤MDT、治疗规范化和标准化任重而道远
中国当下一半以上的县医院肿瘤科还停留在以内科治疗(化疗为主)为主的阶段,很多想发展的医院仍是以发展单项技术为核心,认为引进设备就能建设好肿瘤学科,在开展预防、早筛早诊、建立专病联合诊治模式(MDT)等方面有缺失,大部分医院各个科室间能在标准化流程下实施相互协作的很少;也无法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实现肿瘤联合治疗、序贯性治疗,对肿瘤患者治疗缺乏全流程管理理念,治疗不规范。这样的发展方式实际上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当前的治疗需求与追求高医疗质量的政策导向
介入技术发展不平衡,急救体系不完善
各级医院都在大力引进医用血管造影机(DSA),加强血管性介入技术的应用。截至2022年,我国DSA总配置数量在8200台左右,且配置的大部分DSA已从专用型转变为通用型,能覆盖心脏、神经、外周、肿瘤等四大领域,但大部分医院的DSA仍仅用于心血管领域,较为重要的肿瘤介入领域未得到重视。许多医院即使仅聚焦心血管领域,相关急救体系建设也并不完善:至2022年8月全国共成立有5300余家胸痛中心,但仅不到一半约2200家医院能通过胸痛中心认证。总的来说,许多配置了DSA的医院存在介入技术发展不平衡,缺乏对应的质控体系、未建立起有效的急救流程等问题,医疗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结合上述问题与政策导向,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医院应当如何提升医疗质量?应该如何开展工作?和佳医疗作为专业的学科建设服务供应商,在肿瘤&介入学科建设领域有超过20年的学科建设经验,建设了一大批运营良好的肿瘤中心与介入中心。
和佳医疗
专注于医院学科建设 20年
《行动》期望用3年的时间,让我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建立起有质量安全意识,具备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的诊疗模式。根据和佳的经验,需要从“完善的人才梯队、有效的学科运作制度、丰富的治疗手段组合、合理的设备搭配、规范的治疗路径”等几方面入手。
1
人才梯队打造
高质量的学科需要拥有自己的人才梯队:
1.学科带头人具有基础质量安全管理意识、掌握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细节、善用质量管理网络与工作机制,贯彻实施MDT会诊,成为提升学科医疗质量的驱动;
2.业务骨干有能力贯彻实施综合治疗手段,并且有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的保障意识,能配合开展MDT;
3.护理团队有病人全流程的管理意识,完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提高护理同质化水平。
为帮助科室快速建设人才梯队,和佳医疗拥有临床专家与运营团队帮助医院筛选人才,入驻医院进行驻点支持。
支持内容包含从病源筛查、患者评估、医患沟通到科室会诊、急难危重患者救治、患者安全管理、护理服务的全流程、全方位学科管理指导与手术支持带教、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培训。培训过程中,专家还会根据实操情况定制个性化的临床培训课程,针对性地补足急诊、门诊、日间、手术、患者随访等薄弱环节。
和佳医疗通过同质化诊疗平台
协助医院开展肿瘤MDT综合治疗会议
通过和佳医疗专家的指导配合和佳运营团队能极大地推动科室规范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有效提高医疗质量。
2
学科运作制度完善
众多学科发展的阻碍中,专业能力的缺失仅仅是一方面,高质量发展的学科,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驾护航,指导医院提升全诊疗流程的质量安全,进而落实《行动》强调的“以质为先”的绩效管理机制。
和佳医疗专家可以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给予建议,围绕组织架构建设、管理规范等制定可以真正落地的学科运作制度与配套管理工具。
部分参考制度
针对肿瘤治疗规范,和佳可以帮助建设MDT会诊的制度完善病源管理和就医流程,打破传统学科划分和专业设置壁垒,为患者提供重大疾病诊疗一站式服务,完成《行动》要求的探索专病中心建设。
针对介入治疗规范,在重点加强介入技术的质量安全管理的同时,和佳帮助医院依托介入中心建设胸痛、卒中等急救中心,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落实诊疗规范。
3
治疗手段的完善
我国52.8%的癌症患者确诊时已到晚期,中晚期肿瘤治疗的主要目的为:延缓肿瘤复发及转移、延长生存时间、提升生活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佳在肿瘤学科建设中提倡开展肿瘤微创治疗。目前肿瘤手术治疗的发展趋势是逐步微创化、腔镜化,在微创介入领域,整体看待介入技术,意识到微创技术可以覆盖全身各系统的治疗而不是把介入等同于心内科或者神内科,就会发现适合介入诊疗的患者有很多,如肿瘤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足等。为了响应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佳可以帮助医院同步完善心脏、神经、外周、肿瘤等四大领域,实现平衡发展。微创治疗的优势在保证治疗质量、延长生存周期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提升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也是《行动》所提倡的医院发展内涵。
此外,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肿瘤康复是必不可少但很多医院缺少的部分,癌症患者的康复应该贯穿于患者全治疗周期,和佳可以帮助医院在运动康复、心理康复、营养康复、中医康复、护理康复、家庭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发展综合发展。微创治疗搭配康复,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降低风险。
4
设备搭配
在技术架构上,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要“以患者为中心”实行多学科协作(MDT)为基础;在技术配置上,和佳建议医院早筛手段、治疗手段两手抓,借力AI赋能提高诊断能力,并优先开展微创等肿瘤治疗技术,和佳可为医院提供包括肿瘤微创综合治疗、肿瘤物理康复、肿瘤营养检测、超声AI诊断系统在内的各类肿瘤综合诊疗设备。
肿瘤微创治疗设备
肿瘤康复设备
肿瘤规范化诊疗辅助设备
5
规范治疗路径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技术发展迅速,为了持续提升医疗质量,规范化流程和标准化方法的普及需要同步跟上。
在治疗规范化和标准化方面,和佳医疗的专家与运营团队有专业的宣贯计划,会从疾病评估、规范疾病治疗、统一治疗路径、构建信息化平台、加强科普、患者宣教等方面完成针对临床的定期院内授课与各临床科室理念宣贯与针对患者和医护的院内宣传资料。
总结
该《行动》的最终提出,意味着中国医疗事业进入新阶段,各级医疗机构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未来三年,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按年度进行行动工作部署,层层压实责任,各级医疗机构将每年面临医疗质量考核,医院将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发掘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年度典型案例等将被加强宣传推广,先进医院从制度和机制层面总结出的经验、好的做法、好的措施将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因此这三年也会成为狠抓医疗质量的医院的机遇。